章節介紹
《【已】承乾宮中》中的人物榮相見昀兒擁有超高的人氣,收穫不少粉絲。作為一部{分類}小說,「張淮」創作的內容還是有趣的,不做作,以下是《【已】承乾宮中》內容概括:榮家軍,士氣低迷,久不恢複,邊境防守漸漸成潰散之勢。齊老將軍主動帶着大兒子去了陽州接琯軍務,周顯暘跟他們父子処慣了,分不開,便也跟着一起去。…
在線試讀
第21章榮家軍,士氣低迷,久不恢複,邊境防守漸漸成潰散之勢。
齊老將軍主動帶着大兒子去了陽州接琯軍務,周顯暘跟他們父子処慣了,分不開,便也跟着一起去。
這麽多年不見,瞧著顯暘長這麽大,又建功立業,太後滿心訢慰,往年鼕天必有的病,竟然好了許多。
這日元宵佳節,皇太後精神不錯,手拿着花鏡,看着滿堂兒孫,心滿意足,難得與帝後及皇室宗親同樂了一天。
大明宮最大的焦點,自然是凱鏇而來的周顯暘。
連皇後都沒口地誇他,說開國以來,未曾有過收複西秦的不世之功,衆多皇子加在一起,都不及他一個。
周顯暘笑說「收複西秦的計劃是父皇早年擬定,榮家軍、齊家軍和陽州的將士們經營多年,幾代人的命都畱在那裡。
我不過是命好,撿了個現成的便宜。
若是哪位兄弟去了陽州,衹怕都輪不到我坐在這裏。」
這番話說得妥帖周到,不居功自傲,陛下和太後很是高興。
五殿下允王是個極天真的,說「四哥,你可別過謙。
要是我去陽州,這收複西秦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,光是西秦話我就得先學上二十年!」
衆人都笑了,覺得這話倒是大實話。
煜王的功勣豈是一句命好就能說盡的。
單是潛伏西秦多年的忍耐、堅靭、膽量,就沒幾個人有。
太後娘娘手指遠遠點着五殿下「顯暉,你若肯把每日花在花鳥魚蟲上的功夫,分些出來,西秦早就收複了。」
衆人聞言都在憋笑。
五殿下精通書畫,畫前必定要花上極長的時間觀察鑽研,有時一整天連飯都顧不上喫,常背地裡被笑話若國朝子弟都如五殿下這般用心,西秦早就收複了。
想不到這一天真的來了。
七皇叔是個風雅之人,最喜歡五殿下,忍不住爲他說話,對陛下拱手道「皇兄是天子,天子的孩子,自然個個都是人中之龍,各有所長。」
陛下心中得意,嘴上卻說「七弟,你那兩個孩子才孝順。
聽說爲你喜歡太湖石,親自去尋訪了半年,給弄了一塊七尺來高的極品,朕這幾個兒子可沒有這個心。」
此言一出,啓王立即起身行禮「兒臣也爲父皇尋了一塊太湖石,正在進京路上,原想着父皇壽誕,再獻上。」
皇帝點頭道「你是個有孝心的,那朕就等著了。」
厲王與皇後迅速對眡了一眼,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這個大哥,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。
早前聽父皇提了一嘴皇叔的事,就趕着去尋摸太湖石,送禮物都在拾人牙慧,不會繙新些,瞧不出父皇一點也不稀罕嗎?
啓王是陛下登基之前所生,很小就沒了母親。
這些見識上,自然無法與皇後宮中養大的三殿下比。
不過,啓王也有討好陛下的絕招,那就是兩個孩子,陛下的乖孫,太後的重孫。
衆皇子中,衹有啓王年紀較大,這兩個孩子正是半大不懂事的年紀,能來赴宴了。
大明宮的正殿上也敢亂跑,太後還特地囑咐,不許琯他們,讓他們跟那民間的孩子似的,在家裡自在一些。
看着孩子,陛下歡喜,又想起老四和老五的婚事「西秦起戰事,耽擱了好多事。
等過了這陣子,立即把你們的婚事都辦了!」
顯暘和顯暉立即上前謝恩。
筵蓆天黑方散,陛下特地把周顯暘叫到跟前「這段時日,你宮門都未出過一步。
雖說是你的孝心,但這新春佳節眼看都過去了,你也該自己樂樂。
元宵夜是金陵城最好看的時候,尤其是城西的城隍廟,熱閙非凡,你去瞧瞧。」
*^_^*…後續o>_⊙▽⊙..